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师德师风  -  正文

【师道 • 师说】王霞——文道传承润桃李 启智润心铸师魂

发布时间:2025-01-16      浏览量:

《师道• 师说》栏目第三十五期我们将走进王霞老师的师道传承故事。

王霞,基础教育部语文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从事教书育人工作13载,曾荣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热爱教育事业,致力于将文学魅力与智慧传递给每位学生,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育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摆渡人,承载着知识的传承与智慧的启迪。自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我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教育的热忱,踏上了这条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之路。我深知,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文字的精髓,更要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摇篮。在过去的十三年里,我有幸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与蜕变,他们或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或在课堂讨论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每一次的教学互动都让我深感教育的力量与美好。


一、敬业·乐业·专业:教育路上的三盏明灯
在教育的旅途中,敬业、乐业、专业是指引我前行的三盏明灯,也是我对教育的坚守与热爱。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三者的重要性。
敬业:教育的坚守。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礼记・学记》中云:“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充满热情、专注和责任感。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就像张桂梅老师,她扎根在教育的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园里,查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不顾自己身体的病痛,坚持为学生上课,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这种敬业精神,让她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英雄,也成为我心中的楷模。对我来说,敬业就是对每一节课的尊重和对学生的负责。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确保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实用,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耐心解答学生的疑惑,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成长。
乐业:教育的温度。乐业是教师从教育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教十余年,有过辛酸、有过痛苦,也有过迷茫,但对教师工作的热爱始终没有变。我热爱我的工作,享受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学的乐趣。在课堂上,我经常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试图搭建起一座桥梁,连接起学生与我,以及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情感纽带。我讲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让学生体会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我解析《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史,让学生思考历史与命运的交织;我朗读《小王子》中的经典段落,让学生领悟爱与责任的真谛。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让学生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共鸣,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专业:教育的深度。专业是教师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上的精通。韩愈在《师说》中强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一个专业的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我认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专业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增强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爱心·耐心·初心·良心:教育的四根支柱
在教育的道路上,爱心、耐心、初心、良心是我的四根支柱。它们支撑着我的教学,也塑造着我的师魂。
爱心:教育的温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从教之初我就铭记的真理。“心中有爱为人师”,这是我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我都愿意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他们最真挚的关怀与支持。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着爱与希望,让学生在温暖与激励中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耐心:教育的坚持。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就像《劝学》中所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困难的情况。这时,我总是耐心地一遍遍讲解,直到他们理解为止。这种耐心,让我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也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意义。
初心:教育的方向。《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的初心是对教育的热爱,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对知识的尊重。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牢记自己的教育初心——培养有知识、有品德、有担当的人才。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这种初心,让我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不断追求卓越。
良心:教育的底线。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我认为,教师的良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公正评价上,更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敬业上。这种良心,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也让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探索者和实践者。我们用敬业、专业、乐业去照亮自己的教学之路,用爱心、耐心、初心、良心去支撑自己的教育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