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热切关注,通过多种方式认真聆听、及时了解“两会”动态和精神,并表示要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奋进新征程。
包丽珍学前教育系主任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牢记在心,落实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这为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班级里有着多民族学生的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将时刻牢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课程当中,在挖掘思政内容上多下功夫,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初心使命,探索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而尽一份力量。赵越英基础教育部党总支书记、基础教育部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共同体、共同奋斗......“共同”一词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多次提到的高频词。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实践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一点体现在高校工作中,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各族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彼此相互沟通,加深了解、增进感情。通过扎实开展基础教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更大的空间范围里进行交往交流交融。通过扩大交流交往交融,让各族学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强化五个认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
斯庆托亚团委副书记
一年之计在于春,凝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力量的全国“两会”如期召开。通过聆听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深刻认识到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充满憧憬与期望!作为新时代的团干部,将持续引导青年团员践行“两会”精神,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为己任,用心耕好共青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田,激活“石榴籽”育人功能,团结引领全校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王泳力思政教师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悠悠百姓事,‘两会’总关情。”在这一关键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作为思政教师,更要具备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大视野”,将辉煌文明、鲜活实践与伟大成就相贯通的“大格局”,在讲述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中涵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情怀”,讲好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政大课”,全力以赴推动“两会”精神落地生根,为学校幼儿师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艺陶思政教师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不忘初心,为民服务,走进新时代,实现新作为。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争做螺丝钉,在党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出现,用自己坚实的力量来建设我们的家园。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努力激发青年朋友的学习热情,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朋友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点亮组织之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将爱党爱国牢记于心,践行初心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朵云推动另⼀朵云,⼀棵树晃动另⼀棵树,⼀个灵魂召唤另⼀群灵魂。所以在引领青年树⽴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的同时,思政教师要坚持在党旗所指的方向和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实施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年一代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使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当中,将个人圆梦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组织好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教育, 培育青年的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旗帜始终在青年心中高高飘扬。王锦涵思政教师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教育热点话题之一。“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这是在今年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概括。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办好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势如破竹,真正实现“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卢鑫21级学前教育06班学生
“两会”的召开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的风貌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任瑞珏21级特殊教育02班学生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此重要节点上,两会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国家教育部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更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为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持续关注两会,学习、领悟两会精神,努力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