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师德师风  -  正文

【师道 • 师说】达楞青克力——匠心筑梦,躬耕笃行

发布时间:2024-12-10      浏览量:

《师道• 师说》栏目第三十一期
我们将走进达楞青克力老师的师道传承故事

图片

达楞青克力,中共党员,副教授,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19年。从教以来,匠心育人,潜心耕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始终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也想说:“生也有涯,而追求也无涯。”在教育的这片热土上,我付出了,我快乐了,我收获了。





匠心育人,润泽心灵

学做学生思想信念的引路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一直是我教育教学的座右铭。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自大学毕业后,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踏入我校,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这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匠心育人,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匠心育人”是我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我始终铭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引导人生的过程。因此,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引导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我始终铭记,爱是教育的灵魂,是馈赠学生最好的礼物。我深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引导学生。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让他们在引导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尊师爱生,是我日常工作的信条。我始终铭记,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高校教师应自觉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师道精神”中的“师道至善”、“尊师爱生”等内容,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潜心育人,以行践言

学做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人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回馈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近年来,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结合美术系各专业的特点,我与团队教师一同钻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从教二十余年来,我一直努力实践“以赛育人”的教学理念。

我深知,竞赛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更是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在竞赛的筹备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分工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除了竞赛的筹备和参与,我还将竞赛的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打造“新”式课堂。我尝试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通过对“以赛育人,打造‘新’式课堂”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学生的变化和成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独立,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行远致迩,笃行不怠

学做学生学习生活的热心人


时光不老,习之不辍。我深知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光凭热爱,唯有终身学习才能获得发展。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够做到带头学习、带头实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广采他山之石。

耕耘多年,始终坚守着教研结合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成为教学改革的桥梁。在教研与教学的结合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发展。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要我在办公室,只要我有时间,就会找个别学生谈心谈话,了解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22级设计班有一名聋哑学生,我曾多次与学生本人及学生的奶奶沟通交流。学生本人是聋哑残疾,其奶奶是近80岁的蒙古族老人,汉语表达极为不流畅,跟他们交流不是很顺畅,但是每每辅导员老师“求救”,我都马上答应协助解决问题。其实,并不是我能力有多大,我总是在想,方法总比困难多,慢慢讲、慢慢谈总会解决问题。系里好多学生愿意找我聊学习及生活的种种事情,我想都源于我的“慢艺术”吧!

“赤诚浇新花,丹心映日月”,我心中的“大先生”梦想一直都在,将爱倾注到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上,看着一个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我很高兴自己有机会能够参与其中,推动他们做最好的自己。